
2014年,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,我们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市人大、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紧紧围绕“三大目标”,勇于担当,奋发有为,克难攻坚,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“竞进提质、升级增效、民生改善”的良好态势。
一、综合
2014年,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9.63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11.9%。其中: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0.56亿元,增长5.1%;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14.19亿元,增长12.7%;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4.88亿元,增长13.9%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19.7:56.1:24.2调整为18.1:55:26.9。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、批发和零售业、住宿和餐饮业、金融业、房地产业、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.1%、9.8%、5.9%、10.3%、5.3%、和27.3%。
市场主体发展加快。2014年,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319户,达到5.1万户。其中:新登记私营企业395户,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762户。
全市从业人员10.31万人,增长3.6%。截至12月末,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.2%。
二、农业
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6.01千公顷,比上年增加1.64千公顷;棉花种植面积12.87千公顷,比上年减少3.14千公顷;油料种植面积22.47千公顷,增加1.21千公顷。粮食总产量35.76万吨,比上年增产1.79万吨,增长5.3%;棉花总产量1.96万吨,减产0.49万吨,下降20%;油料产量5.51万吨,增产0.09万吨,增长1.7%。
畜牧、水产业稳步增长。全年全市生猪出栏103.8万头,增长3.1%;水产品产量达到8.57万吨,增长12.2%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。2014年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9家,比上年净增17家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739.32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5%,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12.6%。实现销售产值727亿元,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8.3%;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84.5亿元,比上年下降11.2%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人数为10.02万人,比上年增加0.93万人。
2014年元至12月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| |||
产品名称  | 计量单位  | 产量  | 比上年±%  | 
小麦粉  | 万吨  | 6.7  | 9.5  | 
大米  | 万吨  | 9.1  | 7.3  | 
饲料  | 万吨  | 26.8  | 24.3  | 
精制食用植物油  | 万吨  | 15.2  | 16.5  | 
鲜、冷藏肉  | 万吨  | 0.5  | 0.4  | 
罐头  | 万吨  | 42  | 45.2  | 
白酒(折65度,商品量)  | 万千升  | 11.6  | 11.4  | 
啤酒  | 万千升  | 9.4  | 11.1  | 
精制茶  | 万吨  | 0.1  | 0  | 
纱  | 万吨  | 19.7  | 17.9  | 
布  | 亿米  | 23.3  | 17.2  | 
服装  | 万件  | 2045.1  | 1798  | 
人造板  | 万立方米  | 30.7  | 19.6  | 
家具  | 万件  | 21.1  | 15.5  | 
纸制品  | 万吨  | 21.2  | 16.9  | 
硫酸(折100%)  | 万吨  | 167.5  | 139.6  | 
盐酸(氯化氢  | 万吨  | 14.5  | 9.7  | 
精甲醇  | 万吨  | 16.5  | 14  | 
合成氨(无水氨)  | 万吨  | 101.3  | 93.5  | 
初级形态的塑料  | 万吨  | 6.8  | 7.2  | 
聚丙烯树脂  | 万吨  | 3.8  | 2.6  | 
塑料制品  | 万吨  | 39.8  | 30.4  | 
水泥  | 万吨  | 181.2  | 163  | 
钢化玻璃  | 万平方米  | 115.2  | 111.4  | 
矿山专用设备  | 万吨  | 5.4  | 4.5  | 
金属冶炼设备  | 吨  | 1057  | 3522  | 
变压器  | 万千伏安  | 0.5  | 0.3  | 
电力电缆  | 万千米  | 6.7  | 4.4  | 
铅酸蓄电池  | 万千伏安  | 17.1  | 25.3  | 
家用燃气灶具  | 万台  | 173  | 266.6  | 
工业内部结构改善。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,全年完成增加值57.3亿元,比上年增长48.4%。
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。全市19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7.09亿元,比上年增长22.5%;实现利润2.77 亿元,比上年下降6.5%;营业税金及附加1.33亿元,比上年增长5.5%。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.55亿平方米,比上年下降9.6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2014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361.74亿元,比上年增长24.7%,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.86亿元,商品房销售面积29.84万平方米,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0.16亿元。按产业划分,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.29亿元,同比增长95.5%;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8.86亿元,同比下降0.49%;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7.58亿元,同比增长80%。全市 11个在建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54.4亿元,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%。
五、国内贸易
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.03亿元,比上年增长15.4%。分城乡看,城镇实现零售额93亿元,增长13%;乡村实现零售额13.02亿元,增长16%。其中,限额以上企业(单位)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0.6亿元,增长21.6%。
六、对外经济
全市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5158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24%,分行业看:食品加工完成2216万美元,比上年下降2.9%;纺织服装完成12890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2.1%;化工完成8736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644.5%;电子机械完成1316万美元,比上年下降41.9%。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220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20.2%。
七、交通运输、邮电通信和旅游
全年全市完成货运周转量754530万吨公里,比上年增长29.2%;旅客周转量204797万人公里,增长7.3%。
全市邮电业务总量34982万元,增长16.3%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8.48万户;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用户6.68万户。
全年全市国内旅游人数88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11.4%;国内旅游收入5.2亿元,增长27.8%。
八、财政、金融和保险
2014年,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2.37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4%,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.32亿元,增长25.3%。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,税收收入18.45亿元,增长21.2%。全年财政支出42.05亿元,增长31.6%。
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1.95亿元,比年初增加22.96亿元。其中:个人存款141.99亿元,比年初增加17.75亿元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(表内数据)89.49亿元,比年初增加6.99亿元。其中:短期贷款36.51亿元;中长期贷款52.73亿元,比年初增加11.61亿元。
全年人寿保费收入19501万元,下降2.3%。其中:定期寿险143万元,增长113.4%;终身寿险1600万元,下降4.4%;健康寿险2054万元,增长92.7%。人寿保险给付10718万元,下降13%;其中:死亡给付419万元,增长33.4%;医疗给付925万元,增长129.5%;年金给付85万元,与去年持平。
九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2014年末,全市各类学校(不含特殊教育学校)招生7272人,在校生30546人,毕业生8333人.其中: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41人,在校生1192人,毕业生409人;普通高中招生1855人,在校生6119人,毕业生2294人;普通初中在校生7973人,小学在校生15259万人,幼儿园在园幼儿9266人。
全年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27项(应用技术成果)。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3项,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.05亿元。全年获得宜昌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项。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9个。全市申报省级科技项目5个,宜昌市级项目11个。争